中研院白果能博士的演講 重點摘錄 底下有演講影片 相當精彩

幹細胞基因突變

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很快嗎?不是的,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很慢,真正駭人的是它會以倍增方式增生。一顆癌細胞直徑大約只有 10 ~ 20 微米,但是它以 1 變 2、2 變 4、4 變 8 …… 的倍增方式增生。研究肺癌多年所歸納出來的「肺癌細胞生長與患者生命期限」圖表顯示,約有 75% 病人在腫瘤直徑長到 1 公分時才發現,在癌細胞倍增近 30 次時出現症狀,可是癌細胞的轉移卻早在倍增 10 次時就已開始。意即肺癌細胞很早就開始轉移,出現症狀時已經太晚,因此不易醫治。

有個癌症發生的假說認為:「癌細胞可能是幹細胞分裂時發生基因突變轉化而成的。」這個假說尚未完全證實,但是已得到很多的證據支持。幹細胞的角色與蟻后在螞蟻窩裡的角色類似,它不分化成組織細胞,也不工作,只負責繁衍(分裂)細胞。當幹細胞分裂時,若有基因發生突變,分裂出來的細胞有可能帶著那個突變基因繼續分裂。如果突變基因剛好負責控制細胞的分裂,或負責檢查細胞基因有無遭受破壞,或負責修補相關的基因,失控情況就可能越來越嚴重。

再就細胞來說,細胞本身有檢查機制,萬一基因在複製時出錯,透過檢查機制會讓出錯的細胞死亡或把它清除。但若突變基因剛好是控制細胞分裂或修補機能的基因,且突變又繼續往下發展,就有可能分裂更快,來不及修補,以至於突變基因越來越多,腫瘤發展越來越快。癌組織裡有許多不同的癌細胞,它們含有的基因變異不一樣,轉移能力也不一樣。甚至同一族群裡的癌細胞長得也不一樣,有些癌細胞表面平滑,有些表面像章魚一樣長出很多觸手,有觸手的癌細胞的轉移速度特別快,是惡性較大的癌細胞。

狡黠的癌細胞

癌細胞由微血管裡的紅血球供應氧氣,但當長到約 1 公釐時,紅血球的供應量不足,癌細胞會缺氧壞死,於是發出求救訊號,即放出血管增生素。因為血管表面有一些接受血管增生素的受體,所以血管會往癌細胞方向生長,原本被黏液蛋白包圍的癌細胞,為讓血管生長過來,就分泌蛋白酶分解黏液蛋白。

當癌細胞進入血管後,又用血小板把自己包起來,藉以降低被免疫系統發現的機會。同時會隨血液流進循環系統中,大約十幾秒鐘就能流到肺、肝、骨頭、腦,最後卡在微血管,然後放出蛋白酶把血管消化掉,再竄出血管繼續生長。經過一段時間,又送出血管增生素使血管生長過來,就這樣周而復始地擴展。

照理說,癌症沒有傳染性,免疫系統可以把它清除掉,為何癌細胞仍如此囂張呢?人類的癌症約有 90% 是由上皮細胞病變而成,而上皮細胞與結締組織中間有一層基底膜,免疫細胞種類雖多,但僅有少數幾種可以穿透基底膜,大多數的免疫細胞只在結締組織層巡邏,基底膜成為保護癌細胞的屏障。

不過在癌細胞放出蛋白酶把周圍的黏液蛋白消化掉時,免疫細胞就能發現它。當免疫細胞吞噬癌細胞並發出警報通知其他免疫細胞前來時,周圍會產生發炎反應(紅腫),這個反應會使血管生長過來,癌細胞就趁機鑽進血管到處流竄。

 

Source: 偵搜與追殺癌細胞

https://scitechvista.nat.gov.tw/zh-tw/articles/c/0/1/10/1/1280.htm

Video: 獵殺癌細胞的新世代科技

https://scitechvista.nat.gov.tw/zh-tw/Lectures/C/0/10/1/49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vid 的頭像
    David

    探索癌症

    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